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7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15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新技术和社会需求,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院系,鼓励高校与我公司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高校组织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活动包括开发大赛、训练营以及行业前沿技术讲座等,鼓励开展实践应用能力的教改研究。帮助高校提供专业的实习实训体系、真实的企业级项目案例,课程资源包、开源实训平台等,开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实训课程。 要求:院校领导支持教学创新,具有前瞻意识,大力推动产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能积极开展学生实训、实践。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 15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高校各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要求: (1)申报院校能够充分整合自身的各类教学资源,支持建设新工科项目; (2)申报院校支持校企合作项目。 2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3个项目。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增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在高校科研、教学的正向引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项目负责人或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成绩突出。专业不限。 3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相关专业提高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改项目。将行业最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到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构建素质、能力、知识、创新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教改项目,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要求:申请人教学经验丰富,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确定具体课程方向,专注于某门课程、课程群或专业,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方案完成后将是可公开、可共享的。同样地,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 15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20所高校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面向所在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等活动。 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项目申请人(团队)工作,并能提供组织师资培训必要条件和便利。专业不限。 20 不限
2023年6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15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新技术和社会需求,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院系,鼓励高校与我公司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高校组织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活动包括开发大赛、训练营以及行业前沿技术讲座等,鼓励开展实践应用能力的教改研究。帮助高校提供专业的实习实训体系、真实的企业级项目案例,课程资源包、开源实训平台等,开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实训课程。 要求:院校领导支持教学创新,具有前瞻意识,大力推动产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能积极开展学生实训、实践。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 15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高校各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要求: (1)申报院校能够充分整合自身的各类教学资源,支持建设新工科项目; (2)申报院校支持校企合作项目。 2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3个项目。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增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在高校科研、教学的正向引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 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项目负责人或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成绩突出。专业不限。 3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相关专业提高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改项目。将行业最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到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构建素质、能力、知识、创新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教改项目,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要求:申请人教学经验丰富,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确定具体课程方向,专注于某门课程、课程群或专业,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方案完成后将是可公开、可共享的。同样地,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 15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20所高校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面向所在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等活动。 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项目申请人(团队)工作,并能提供组织师资培训必要条件和便利。专业不限。 20 不限
2022年5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5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针对课程实训、基础教学、实训科研、技能提升等方向,与高校合作建设实训室和实践基地,提升高校专业实践环境,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助力高校打造一流的实践基地及技术中心。支持高校在相关专业,联合建设虚拟仿真平台、实训室、实践基地和技术中心,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及实训科研,同时也可以基于这些技术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认证、课程建设等,推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 25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10个项目。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高校各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10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10个项目。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增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在高校科研、教学的正向引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 10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20个项目。面向相关专业,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改项目。将行业最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到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构建素质、能力、知识、创新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教改项目,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20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5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5 不限
2022年4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项目。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高校各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5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增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在高校科研、教学的正向引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 5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0个项目。面向相关专业,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改项目。将行业最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到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构建素质、能力、知识、创新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教改项目,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15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5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5 不限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0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针对课程实训、基础教学、实训科研、技能提升等方向,与高校合作建设实训室和实践基地,提升高校专业实践环境,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助力高校打造一流的实践基地及技术中心。支持高校在相关专业,联合建设虚拟仿真平台、实训室、实践基地和技术中心,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及实训科研,同时也可以基于这些技术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认证、课程建设等,推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 20 不限
2021年6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测绘类、土木类、地理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支持高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方向进行BIM与GIS相结合的新工科建设,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2 相关学科、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方向(但不限于机器人项目,其他人工智能应用相关项目也可申报),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增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在高校科研、教学的正向引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 6 相关学科、专业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相关专业,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改项目。将行业最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到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构建素质、能力、知识、创新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教改项目,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2 相关学科、专业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请参见项目指南 40 相关学科、专业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452001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林院校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农林大学 陈萍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2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过程工业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工程学院 赵建章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3 面向海洋石油专业的《石油地质学》教学内容改革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 李一赫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4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篮球》课程教学改革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理工大学 王晓舟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5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金课建设研究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渤海大学 刘春晓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6 海洋工程环境课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 单丹丹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7 新文科背景下销售管理课程建设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师范学院 张群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8 “故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滨州学院 邱爱芳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09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原工学院 韩点点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452010 基于数学建模竞赛的实验室建设研究 上海储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高锐敏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