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5月批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高校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项目,通过结合产业岗位能力模型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安排专业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协同高校老师在上述专业中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支持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15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师资培训 拟设立30个项目。面向高校相关专业方向的青年教师,由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教师开展: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光电显示技术、光通信、激光原理与技术、物理及几何光学、光电子器件、光电子应用创新、集成电路设计等方向的教学技能提升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让老师能够辅助学生开展电子竞赛、毕业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创新应用技术培训、产品培训、研发培训和管理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技术视野,工程意识和研发水平,进而推动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改革。 30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30个项目。面向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校企共建光电子技术技术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光电显示技术基础/专业实验室、激光原理与技术系列实验室、光纤通信及光纤应用实验室、光纤技术系列实验室、光信息实验室、物理光学实验室、测控专业实验室、光电器件研究实验室、光电子创新实验室、新能源系列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集成电路专业实验室等,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创新实验室课程,虚实结合。 30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10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面向全国高校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工科院系,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合作,为合作院校培养新工科专业所需要的师资力量,配合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提供新工科方向相关的实验室软硬件设备资源,这些资源包含基于学校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包括硬件、软件、平台、教学系统、课程体系、课件、师资培训;多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及实践教学平台的联合开发等; 10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22年4月批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高校“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项目,通过结合产业岗位能力模型和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方式,安排专业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协同高校老师在上述专业中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支持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15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师资培训 拟设立20个项目。面向高校光电专业方向及相关专业方向的青年教师,由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教师开展: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光电显示技术、光通信、激光原理与技术、物理及几何光学、光电子器件、光电子应用创新等方向的教学技能提升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让老师能够辅助学生开展电子竞赛、毕业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创新应用技术培训、产品培训、研发培训和管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实际操作、项目实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技术视野,工程意识和研发水平,进而推动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改革。 20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0个项目。面向“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校企共建光电子技术技术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光电显示技术基础/专业实验室、照明驱动实验室、显示照明工程实训室、激光原理与技术系列实验室、光纤通信及光纤应用实验室、传感器系列实验室、光纤技术系列实验室、光信息实验室、物理光学实验室、测控专业实验室、光电器件研究实验室、光电子创新实验室、新能源系列的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及工程实训室、光电子器件及显示器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等,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创新实验室课程,虚实结合,在线实境等引入到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环节中。 20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面向全国高校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工科院系,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合作,为合作院校培养新工科专业所需要的师资力量,配合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提供新工科方向相关的实验室软硬件设备资源,这些资源包含基于学校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包括硬件、软件、平台、教学系统、课程体系、课件、师资培训;多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及实践教学平台的联合开发等;支持合作院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工科”人才;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成果; 5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2021年6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面向全国高校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工科院系,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合作,为合作院校培养新工科专业所需要的师资力量,配合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提供新工科方向相关的实验室软硬件设备资源,这些资源包含基于学校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包括硬件、软件、平台、教学系统、课程体系、课件、师资培训;多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及实践教学平台的联合开发等;支持合作院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工科”人才;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成果; 5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师资培训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校企共建光电子技术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光电显示技术基础/专业实验室、照明驱动实验室、显示照明工程实训室、激光原理与技术系列实验室、光纤通信及光纤应用实验室、传感器系列实验室、光纤技术系列实验室、光信息实验室、物理光学实验室、测控专业实验室、光电器件研究实验室、光电子创新实验室、新能源系列的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及工程实训室、光电子器件及显示器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等,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创新实验室课程,虚实结合,在线实境等引入到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环节中。 20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高校“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项目,通过结合产业岗位能力模型和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方式,安排专业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协同高校老师在上述专业中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支持高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15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请参见项目指南 15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575001 光电信息实验课程规划及实验条件建设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科技大学 胡友友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2 新工科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宋晓燕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3 面向新工科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光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华中农业大学 刘泉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邮电大学 胡章芳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5 以高素质应用型光电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王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6 “光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实践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 叶燕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7 光电子技术与检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大学 薛同莲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8 《信息光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 张裕坤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09 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课程教学改革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许磊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575010 智能照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麦思威科技有限公司 黄淮学院 梅红樱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