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7月批次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20所高校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面向所在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等活动。申报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项目申请人(团队)工作,并能提供组织师资培训必要条件和便利。 20 不限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15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群,通过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或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和方法。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人为院校相关专业负责人,院校支持面向产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条件完善;(2)申报单位充分整合自身的教学条件及资源,支持与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共建;(3)优先考虑已成功申报或有意愿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单位;(4)优先考虑已建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机器人相关专业但缺少相关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实践条件或实践基地的高校;(5)对于校内联合实践基地项目,申报院校可根据自身需求,提供联合申请专业并指派至少一名负责教师与企业对接相关工作。 15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项目。以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申报要求:(1)指派至少一名指导教师与企业对接相关工作;(2)申报院校具有产教融合教学创新的前瞻意识,具备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实践条件建设,有意实施产学合作学院建设项目,并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资金比例投入共建;(3)优先考虑已具备开展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专业领域方向基础课程的院校;(4)申报高校能够引入企业场景的教学模式,汇聚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完善优化新工科建设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5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人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负责人或骨干教师;(2)合作高校已建或有意愿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创客空间、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学院等,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3)优先考虑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试点合作学校。 5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0个项目。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或方案,形成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申报要求:申请人教学经验丰富,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且该课程开设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不限。 10 不限
2023年5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5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群,通过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或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和方法。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人为院校相关专业负责人,院校支持面向产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条件完善;(2)申报单位充分整合自身的教学条件及资源,支持与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共建;(3)优先考虑已成功申报或有意愿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单位;(4)优先考虑已建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机器人相关专业但缺少相关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实践条件或实践基地的高校;(5)对于校内联合实践基地项目,申报院校可根据自身需求,提供联合申请专业并指派至少一名负责教师与企业对接相关工作。 25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项目。以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申报要求:(1)指派至少一名指导教师与企业对接相关工作;(2)申报院校具有产教融合教学创新的前瞻意识,具备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实践条件建设,有意实施产学合作学院建设项目,并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资金比例投入共建;(3)优先考虑已具备开展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专业领域方向基础课程的院校;(4)申报高校能够引入企业场景的教学模式,汇聚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完善优化新工科建设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5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人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负责人或骨干教师;(2)合作高校已建或有意愿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创客空间、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学院等,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3)优先考虑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试点合作学校。 5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20个项目。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或方案,形成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申报要求:申请人教学经验丰富,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且该课程开设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不限。 20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35所高校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面向所在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等活动。申报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项目申请人(团队)工作,并能提供组织师资培训必要条件和便利。 35 不限
2022年6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30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群,通过实训条件建设或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和方法。 30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 2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或方案,形成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 15 不限
师资培训 选择5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5 不限
2022年5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1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群,通过实训条件建设或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和方法。 1 不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 2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1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40个项目。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或方案,形成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 40 不限
师资培训 选择1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1 不限
2022年4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 5 不限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 不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0个项目。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或方案,形成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 10 不限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10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10 不限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5个项目。面向各相关专业群,通过实训条件建设或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和方法。 25 不限
2021年5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40个项目。面向自动化类、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农业工程类、数学类等机器人相关专业群,通过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和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基地建设经验和方法。 40 相关学科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面向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与机器人相关专业,以培养机器人产业的研究型与工程型人才为核心,构建基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引入行业企业应用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工程师教学,以协作机器人行业企业资源服务于学生实习就业。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型工科建设模式。 2 相关学科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2个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联合实践教育基地、孵化基地、示范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和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导师、方案等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相关学科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6个项目。项目面向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机器人相关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建设协作机器人精品课程体系,开发出协作机器人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联合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线上课程平台,形成以协作机器人教学为核心的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体系。支持协作机器人课程内容领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 6 相关学科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166001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质谱技术提高药物靶标鉴定准确率的探索与研究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南开大学 刘宁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2 基于思政育人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实践研究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外国语学院 应洁琼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3 创新大学生职业测评工具应用模式的实践研究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渤海大学 李宏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4 美育视角下的影像视觉叙事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 台文文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5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基因工程“金课”课程建设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刘建涛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6 VR沂蒙红色文化多语种虚拟研学实践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 孔德蓉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7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环境设计与数字景观实践基地建设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 丁南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8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金课”平台建设研究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滨州学院 郭建福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66009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项目 的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艺术学院 张安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