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5月批次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6个项目,项目名称为“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资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项目和实践教改项目,围绕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扩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 6 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8个项目,名称为“‘四新’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研究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开源信息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复制推广。 8 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拟设立2个项目,项目名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申报项目须面向相关产业或教育行业;项目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项目需具备完整的市场调研、产研计划、市场转化预期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在行业内无同类成熟产品或对已有产品有较大的改进;高校需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 2 1.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0个项目,名称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本项目重点支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与港美通公司共同制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案,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10 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师资培训 拟设立8个项目,名称为“前沿技术师资培训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具体举办5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 8 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6个项目,名称为“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有关院系,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在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构建“政、校、企、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支撑。 6 接受申报专业: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优先支持《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群建设方向》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2022年4月批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20个项目,名称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本项目重点支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与港美通公司共同制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案,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20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师资培训 拟设立8个项目,名称为“前沿技术师资培训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具体举办5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X等领域开展。 8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6个项目,名称为“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有关院系,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在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构建“政、校、企、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支撑。 6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6个项目,项目名称为“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资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项目和实践教改项目,围绕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扩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 6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8个项目,名称为“‘四新’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复制推广。 8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拟设立2个项目,项目名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申报项目须面向相关产业或教育行业;项目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项目需具备完整的市场调研、产研计划、市场转化预期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在行业内无同类成熟产品或对已有产品有较大的改进;高校需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 2 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
2021年5月批次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具体举办5期师资培训班,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领域开展。 3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本项目重点支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与港美通科技共同制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案,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本项目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优先支持贸易便利化(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方向。 4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本项目面向本科学校在校学生开放申报。申报项目须面向相关产业或教育行业;项目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项目需具备完整的市场调研、产研计划、市场转化预期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在行业内无同类成熟产品或对已有产品有较大的改进;高校需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例如,智能电动牙刷创意设计与电子商务运营、骑行中国网、校帮帮手机APP、百心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平台,等等。 6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新技术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复制推广。本项目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35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资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项目和实践教改项目,围绕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扩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项目促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深入挖掘符合创新创业的教学方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1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有关院系,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在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实验室建设,搭建实践条件,为高校师生提供模拟和实战系统,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区域公共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构建“政、校、企、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支撑。建设人才智库,探索构建业内领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55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181001 新医科背景下大型科研仪器平台新媒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南开大学 刘宁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2 产教融合背景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华北理工大学 周朝刚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3 新工科《非常规储层力学与压裂改造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 官兵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4 基于“思政” “创新竞赛”引领的电商专业课程多维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南京晓庄学院 王小波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5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温州医科大学 郑万挺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6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安徽农业大学 徐斌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7 种地画——基于安徽农业大学八大综合试验站的产学合作协同培育“三农”人才项目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安徽农业大学 丁仁源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8 新文科视域下跨境电商人才跨界培养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武夷学院 陈晓琴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09 融入商业素养的“新工科”建设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厦门工学院 刘一书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181010 高校思政“新文科”全媒体智慧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德州学院 闵令珍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