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7月批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一、项目内容拟设立15个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机电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学》、《移动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工厂虚拟仿真技术》等)内容和实践改革。高校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一流课程资源。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成果须包含课程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两部分,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至少已开设2年以上。不接受之前没有开课基础的课程申报;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两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3)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要求教学方案是可公开、可共享的。(4)申报项目具有可推广性。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至少完成一门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和形式根据高校需求双方商定。课程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习题描述。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2)申报项目完成后须向所有高校公开。(3)项目负责人最后需要提交一份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15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师资培训 一、项目内容拟设立25个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青年教师,由企业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等工作或者支持教师自行组织师资培训交流活动。企业举办十期师资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核心部件应用与开发、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开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与应用、嵌入式开发及应用、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申报项目需提供机器人核心部件应用与开发、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开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与应用、嵌入式开发及应用、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等信息,并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至少开展或者参加1期师资培训或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高校需求双方商定;提供师资培训目的、意义、组织方、培训内容、拟邀请参与者。(2)申报项目完成后须向所有高校公开。(3)项目负责人最后提交一份师资培训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25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10个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与高校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专业/方向上,打造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助力高校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满足地区产业发展对高潜质、高素质、规模化的用人需求,促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改革,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申报项目应提供共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提供详细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共建、工程实训建设、共建认证培训基地、课程置换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等。(3)申报项目具有可推广性。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完成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及分析;(2)联合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建设任务目标;(3)根据专业培养需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参加企业开展的实训或实习,企业提供实训场地、设备、人力及技术支持。具体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实训流程、参训人数等细节根据双方需求商定。(4)项目负责人最后需要提交一份新工科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10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项目内容拟设立2个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面向机电相关专业教师,以科技项目和科技竞赛为驱动,以持续孵化创新人才、创新作品、创新思想为目标,全方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并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组织相关竞赛、培训应有较为深厚的师资积累。(3)申报项目对应创新创业课程须在本校开课1年以上。三、建设要求(1)申报成功后,举行不少于5期的创新创业指导活动,可以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其中。(2)建设一套基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项目负责人最后提交一份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2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一、项目内容拟设立2个项目。面向高校机电相关专业的学生个人或团队。按照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重点支持基于中科深谷核心产品-半实物仿真与实时控制系统的创新应用。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个人或团队(最多不超过3人)。(2)必须要有相关指导教师协调安排项目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三、建设要求(1)申报成功后,必须要参加1项以上创新项目,如互联网 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2)项目负责人最后提交一份建设项目总结报告,需要有丰富的支持材料,如文档、数据、图表等形式(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2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2022年5月批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一、项目内容此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和平台支持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学》、《移动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云制造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等)内容和实践改革。高校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材资源并推广应用,打造一流课程资源。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要求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成果须包含课程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两部分,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至少已开设2年以上。不接受之前没有开课基础的课程申报;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两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3)教改项目。之前在相应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已经积累3年或以上经验。专注于某门课程、课程群或者专业,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4)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教学方案是可公开、可共享的。 (5)申报项目具有可推广性。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至少完成一门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和形式根据高校需求双方商定。课程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习题描述;教师授课教案,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2)申报项目完成后须向所有高校公开。(3)项目负责人最后需要提交一份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所开发课程成果不拥有任何知识产权。项目支持的所有课程资源均要求在学校自己网站上进行共享并保持更新,即可给其他所有学校免费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10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师资培训 一、项目内容此项目主要面向青年教师,由企业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或者支持教师组织师资培训交流工作。企业举办五期师资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核心部件应用与开发、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开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与应用、人工智能 5G应用与开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要求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申报项目需提供机器人核心部件应用与开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与应用、人工智能 5G应用与开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课程至少一个方向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等信息,并安排实验场地,提供实验平台,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至少开展或者参加1期师资培训或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高校需求双方商定;提供师资培训目的、意义、组织方、培训内容、拟邀请参与者。(2)申报项目完成后须向所有高校公开。(3)项目负责人最后提交一份师资培训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15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一、项目内容此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共建产业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方向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方向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专业/方向产业学院)或者关键技术公共创新平台,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打造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助力高校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满足地区产业发展对高潜质、高素质、规模化的用人需求,促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改革,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人要求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专职教师。(2)申报项目应提供共建产业学院或校企实践基地详细建设方案,提供详细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共建、工程实训建设、共建认证培训基地、课程置换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横向/纵向课题等。(3)申报项目具有可推广性。三、建设要求(1)项目期内完成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及分析;(2)联合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建设任务目标;(3)根据专业培养需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参加企业开展的实训或实习,企业提供实训场地、设备、人力及技术支持。具体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实训流程、参训人数等细节根据双方需求商定。(4)项目负责人最后需要提交一份新工科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协议内容来定)。 5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2021年5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3个项目。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共建3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打造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助力高校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满足地区产业发展对高潜质、高素质、规模化的用人需求,促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改革,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3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3个项目。支持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学》、《移动机器人技术》、《云制造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等)内容和实践改革。推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材资源并推广应用,打造一流课程资源。 3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师资培训 拟设立12个项目。面向青年教师,由企业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或者支持教师组织师资培训交流工作。企业举办五期师资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核心部件应用与开发、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开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与应用、人工智能+5G应用与开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12 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248001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运动控制的实验室建设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 任晶秋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2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州工学院 袁洪春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3 机器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实践水平提升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陈明方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4 新工科背景下《检测技术及传感器》“理论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长春理工大学 张勇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5 《机器人学》示范课程建设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铜陵学院 殷建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6 OBE理念下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大学 李勇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7 基于ROS的智能车整车控制器研发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盐城工学院 刘玮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8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州学院 蔡志端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09 机器人基础实验教学师资培训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胡杨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48010 产学结合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师资培训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工业大学 路曼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