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
项目简介 |
项目数量 |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
2023年5月批次 |
师资培训 |
师资培训项目将针对新专业等主题与高校合作举办师资培训与课程建设研讨班。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项目申报单位须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等ICT行业相关专业,专业开设在三年及以上;2.不具备专业实训实验室和实训基地;3.设置专门负责人对接实验室建设事宜;4.高校设置实训负责人,专门对接基地实训相关事宜。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1.项目申报单位须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等ICT行业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2.项目申报以学校或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推荐,由学校或学院指定负责人进行申报;3.申报院校须提交当前学科建设情况材料书;4.优先考虑参与教育部实践条件建设项目的院校;5.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不具备条件或无前期调研基础者;申报材料填写不实、弄虚作假者;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不端行为记录者。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1.每位教师申报项目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对于3年内获得同类资助的教师,不接受相关项目申报。2.申报项目应具有成熟的科研成果,有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认证。3.申报项目的产品与同类产品应存在竞品差异,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成果须包含课程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两部分,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至少已开设2年以上。不接受之前没有开课基础的课程申报;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2.教改项目。之前在相应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已经积累3年或以上经验。请选择具体课程方向,专注于某门课程、课程群或者专业,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请具体明确该教学方案将是可公开、可共享的。同样地,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2022年4月批次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拟设立10个项目。河北唐讯将投入15万元用于其中3个项目,帮助3所高校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验室;另外3个项目,河北唐讯将提供本公司综合实训基地为3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提供实训,实训基地提供专业实训设备,配备专业实训教师,除专业课程实训外附加综合职业素养培训,提升学生个人的整体职业素质。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支持高校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和物联网专业的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形成可推广的合作模式。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拟设立2个项目。河北唐讯将投10万元分别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创业项目的孵化转化,提供公司的商业平台,帮助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拟设立3个项目。依托河北唐讯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将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方向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开展推动与普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努力,设立专项和基础教改项目。河北唐讯将投入12万资金,用于开发面向高校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课程资源,本项目按课程方向进行申报,河北唐讯联合国内知名出版社资源,用于推广优秀课程。1.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设立示范课程项目3项。拟支持的方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2.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设立教改项目2项。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拟支持的方向同上。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师资培训 |
拟设立10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具体举办10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新一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应用等领域开展,三者的培训班设置比例:1:2:2:3:1。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
2021年5月批次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将帮助高校建设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室,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和学生实习实训通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
10 |
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将为高校的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帮助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2 |
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新工科建设项目支持高校开展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的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
2 |
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围绕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领域。支持高校在这些领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这些建设成果将向社会开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参考借鉴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目的。 |
2 |
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 |
师资培训 |
师资培训项目将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
10 |
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