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7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依据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学校、学院合作打造示范性实践基地、示范性工程训练中心和高端实验室,并且为其提供师资培训的技术支持。公司和院校共同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提供一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时间、期限、地点、数量、岗位、待遇等在根据项目建设时期具体情况另行协议约定),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共同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在院校提供场地,具有一定对应专业实践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前提下,公司提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部分专业设备、软件环境、技术服务等实践条件建设资助。 8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通过新工科建设最后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以面向行业、面向产业为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培养、新知识导入、行业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由公司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各种方式,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3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支持的方向包括“嵌入式系统”(ARM系统设计、linux系统程序设计等)、“机器人仿真与编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仿真等)、“机器视觉技术”(视觉定位、视觉检测、视觉跟踪、视觉导航等)、“开源ROS机器人(ROS系统程序设计、多关节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编程等)”。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5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开展对应专业方向的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并组织参与者顶岗实践,参加公司的商业项目开发,提升参与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协助高校建设双师型队伍。具体举办4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应用开发、嵌入式与系统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机器视觉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四者的培训班设置比例为3:2:2:2。 8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2023年5月批次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开展对应专业方向的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并组织参与者顶岗实践,参加公司的商业项目开发,提升参与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协助高校建设双师型队伍。具体举办4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应用开发、嵌入式与系统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机器视觉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四者的培训班设置比例为3:2:2:2。 10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依据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学校、学院合作打造示范性实践基地、示范性工程训练中心和高端实验室,并且为其提供师资培训的技术支持。公司和院校共同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提供一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时间、期限、地点、数量、岗位、待遇等在根据项目建设时期具体情况另行协议约定),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共同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在院校提供场地,具有一定对应专业实践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前提下,公司提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部分专业设备、软件环境、技术服务等实践条件建设资助。 5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通过新工科建设最后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以面向行业、面向产业为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培养、新知识导入、行业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由公司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各种方式,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5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支持的方向包括“嵌入式系统”(ARM系统设计、linux系统程序设计等)、“机器人仿真与编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仿真等)、“机器视觉技术”(视觉定位、视觉检测、视觉跟踪、视觉导航等)、“开源ROS机器人(ROS系统程序设计、多关节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编程等)”。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8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2022年4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依据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学校、学院合作打造示范性实践基地、示范性工程训练中心和高端实验室,并且为其提供师资培训的技术支持。公司和院校共同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提供一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时间、期限、地点、数量、岗位、待遇等在根据项目建设时期具体情况另行协议约定),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共同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在院校提供场地,具有一定对应专业实践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前提下,公司提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部分专业设备、软件环境、技术服务等实践条件建设资助,并可提供课程研讨、技术交流、技术竞赛等活动支持,同时公司成为校方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得项目建设可服务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人才培养需求。 8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通过企业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科瑞特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高校新工科教育的基础和经验,梳理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六个工科方向出发,重点强调新结构和新体系。新结构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既面向当前急需,又考虑未来发展;新体系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新工科建设最后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以面向行业、面向产业为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培养、新知识导入、行业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由公司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各种方式,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具体通过企业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产品技术优势,以科瑞特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高校工科教育的基础和经验,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六个工科专业方向,采用课程植入、专业共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式,以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下的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 3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将开展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专业方向,分别协助高校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应用类课程,在合作院校的相应专业中开设和推广,帮助合作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和课程。同时,申报者也可以针对特色专业进行专业改革方面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拟支持的方向包括“嵌入式系统”(ARM系统设计、linux系统程序设计等)、“机器人仿真与编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仿真等)、“机器视觉技术”(视觉定位、视觉检测、视觉跟踪、视觉导航等)、“开源ROS机器人(ROS系统程序设计、多关节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编程等)”。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9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面向高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开展对应专业方向的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并组织参与者顶岗实践,参加公司的商业项目开发,提升参与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协助高校建设双师型队伍。具体举办4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应用开发、嵌入式与系统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机器视觉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四者的培训班设置比例为3:2:2:2。 4 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2021年5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通过企业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科瑞特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高校新工科教育的基础和经验,梳理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六个工科方向出发,重点强调新结构和新体系。新结构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既面向当前急需,又考虑未来发展;新体系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新工科建设最后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以面向行业、面向产业为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培养、新知识导入、行业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由公司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各种方式,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具体通过企业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产品技术优势,以科瑞特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高校工科教育的基础和经验,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六个工科专业方向,采用课程植入、专业共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式,以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下的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 3 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将开展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分别协助高校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应用类课程,在合作院校的相应专业中开设和推广,帮助合作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和课程。同时,申报者也可以针对特色专业进行专业改革方面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硬件、无人机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设立示范课程项目2项。拟支持的方向包括“嵌入式系统”(ARM系统设计、linux系统程序设计等)、“机器人仿真与编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仿真等)、“机器视觉技术”(视觉定位、视觉检测、视觉跟踪、视觉导航等)、“开源ROS机器人(ROS系统程序设计、多关节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编程等)”。2.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硬件、无人机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设立教改项目2项。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4 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 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依据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学校、学院合作打造示范性实践基地、示范性工程训练中心和高端实验室,并且为其提供师资培训的技术支持。公司和院校共同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提供一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时间、期限、地点、数量、岗位、待遇等在根据项目建设时期具体情况另行协议约定),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共同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在院校提供场地,具有一定对应专业实践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前提下,公司提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部分专业设备、软件环境、技术服务等实践条件建设资助,并可提供课程研讨、技术交流、技术竞赛等活动支持,同时公司成为校方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得项目建设可服务于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人才培养需求。 8 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面向高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开展对应专业方向的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并组织参与者顶岗实践,参加公司的商业项目开发,提升参与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协助高校建设双师型队伍。具体举办4期师资培训班,围绕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应用开发、嵌入式与系统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机器视觉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四者的培训班设置比例为3:2:2:2。 6 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265001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李飞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2 智慧教育环境下深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覃爱娜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3 智能小车机器人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工程学院 游红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4 智能制造背景下面向新能源装备的《增材制造技术》课程改革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理工学院 孔祥忠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5 高速多轴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城市学院 肖白军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6 金课背景下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李方义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7 基于云计算的校企合作教学师资培训研究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邵阳学院 刘远军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8 怀化学院人工智能项目师资培训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怀化学院 周妮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09 智能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余世全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
202102265010 基于产教融合的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理工学院 钱美 师资培训 2021年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