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7月批次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将公司积累的技术资源和项目成果,与合作院校教师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合作立项研发,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战型技术人才。 10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面向相关专业院系,协同高校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以“产、学、研、用”原则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兴趣、技术能力等提供相关的校外兼职和实践岗位,同时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通过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创业孵化以及教师科研方面的研究,打造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基地。(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蓝光晶科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建设本课题确定的课程方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技术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教学资源。(3)大学生实习实训资源库建设:蓝光晶科在实训方案、项目案例、实训大纲、配套课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学员的实战操作能力。 5 新材料、智能制造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目主要面向相关专业的高校院系,结合高校专业发展与公司产品的研发进程,支持高校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推动与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新材料方向:(1)一种高效多晶硅铸锭半融方法;(2)多晶硅电极硬质颗粒夹杂分析;(3)多晶硅圆柱铸锭制备工艺开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1)一体式户外型光伏离网系统;(2)工业数据分析系统;(3)产品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15 新材料、人工智能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结合当前国家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的发展政策,与产业应用热点相结合,立足公司发展动态,以传统能源、原材料向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为转化方向,重点扶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对优秀项目具有优先孵化权。 5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方向,促使高校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实训有效结合,推进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发展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10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
2023年6月批次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将公司积累的技术资源和项目成果,与合作院校教师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合作立项研发,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战型技术人才。 8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面向相关专业院系,协同高校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以“产、学、研、用”原则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兴趣、技术能力等提供相关的校外兼职和实践岗位,同时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通过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创业孵化以及教师科研方面的研究,打造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基地。(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蓝光晶科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建设本课题确定的课程方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技术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教学资源。(3)大学生实习实训资源库建设:蓝光晶科在实训方案、项目案例、实训大纲、配套课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学员的实战操作能力。 6 新材料、人工智能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目主要面向相关专业的高校院系,结合高校专业发展与公司产品的研发进程,支持高校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推动与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新材料方向:(1)一种高效多晶硅铸锭半融方法;(2)多晶硅电极硬质颗粒夹杂分析;(3)多晶硅圆柱铸锭制备工艺开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1)一体式户外型光伏离网系统;(2)工业数据分析系统;(3)产品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12 新材料、人工智能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结合当前国家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的发展政策,与产业应用热点相结合,立足公司发展动态,以传统能源、原材料向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为转化方向,重点扶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对优秀项目具有优先孵化权。 5 新材料、新能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方向,促使高校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实训有效结合,推进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发展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8 新材料、智能制造
2022年5月批次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是面向高校“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方面”、“人工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相关专业学院,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针对学生的兴趣、技术能力及综合能力提供相关的校外兼职和实践岗位。协同高校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通过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创业孵化以及教师科研方面的研究,打造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基地。 10 能源材料、人工智能及软件开发等领域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方面”、“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设计与开发”、“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支持高校开展研究与实践,结合高校专业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推动与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合作发展,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10 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机械自动化等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方面”、“人工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相关专业及工科人才培养所涉及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领域进行支持。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将理论基础教学与工程实践型实训培养教学有效结合,推进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发展要求,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增加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10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自动化等
2022年3月批次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通过资助高校在校师生在“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业务领域,具有创新创意的技术项目的启动资金,孵化在校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项目,发掘创新、创业人才,为企业输送人才和项目。 3 新能源、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及工科人才培养所涉及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领域进行支持。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将理论基础教学与工程实践型实训培养教学有效结合,推进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发展要求,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增加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5 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是面向高校“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相关专业学院,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针对学生的兴趣、技术能力及综合能力提供相关的校外兼职和实践岗位。协同高校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通过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创业孵化以及教师科研方面的研究,打造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基地。 2 新能源、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支持高校开展研究与实践,结合高校专业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推动与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合作发展,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8 新能源、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
2021年5月批次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专业领域,支持高校开展研究与实践,结合高校专业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推动与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合作发展,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5 “新能源”、“新材料”、“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相关专业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及工科人才培养所涉及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领域进行支持。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将理论基础教学与工程实践型实训培养教学有效结合,推进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发展要求,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增加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10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是面向高校“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学院,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针对学生的兴趣、技术能力及综合能力提供相关的校外兼职和实践岗位。协同高校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通过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成果创新、学生创业孵化以及教师科研方面的研究,打造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实践基地。 5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材料”、“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承担学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批次
202102379001 “三全育人”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后高校心理育人策略研究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大学 刘微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2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的纺织、服装、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青岛大学 张春明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3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重庆文理学院 柳红东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4 “新储能 新材料”之校企合作探索研究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王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5 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的产教一体化改革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王清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6 基于产学合作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康慧君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7 产教融合条件下的智能制造方向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辽宁科技学院 王赟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8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刘妮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09 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师范大学 郝亚非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
202102379010 新工科背景下开放式有机化学试题库建设改革探索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烟台南山学院 朱伶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1年第二批